OLED案例
探索成就梦想,质量赢得发展

合肥南站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项目:科技赋能智慧交通新体验

2025-08-29 821

合肥南站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项目:科技赋能智慧交通新体验

引言

在智慧交通与数字化服务深度融合的背景下,合肥南站作为区域交通枢纽,率先引入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项目,以创新技术重塑旅客服务体验。该项目以55英寸LG高亮透明屏为核心载体,结合AI交互、移动便携与高性能计算能力,打造出全国[敏感词]“可移动、强交互、高沉浸”的智慧服务终端,为旅客提供全天候、个性化的导览与信息服务。


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

一、项目背景:需求驱动创新

合肥南站日均客流量超5万人次,传统服务终端存在三大痛点:

固定部署:服务范围受限,难以覆盖高峰时段人群密集区;

交互单一:依赖触控或语音,缺乏拟人化引导;

续航与性能矛盾:移动设备常因电池容量限制无法支持高性能计算。为解决上述问题,项目团队联合科技企业研发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终端,通过透明显示、AI语音交互、移动电源管理三大核心技术,实现服务场景的灵活拓展与体验升级。

 

二、产品核心亮点:硬核配置支撑多元场景

1. 55英寸LG 600亮度透明屏:视觉与通透的完美平衡

技术参数:采用LG工业级透明OLED面板,透光率达45%,亮度600nit,支持1080P高清显示,即使在车站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清晰画质。

场景价值:

虚拟导览员:透明屏可叠加数字人形象与实景,旅客透过屏幕既能看到真实环境,又能接收AR导航指引;广告与信息发布:半透明显示模式可同步播放动态广告与列车时刻表,兼顾商业价值与实用性。

2. 10阵列麦克风+AI语音引擎:全场景精准交互

技术参数:搭载10麦克风环形阵列,支持360°声源定位与5米远场拾音,结合NLP算法实现中英文双语实时交互。

场景价值:

无接触服务:旅客通过语音查询车次、站内设施,避免触控传播风险;

智能应答:数字人可识别方言口音,自动匹配票务改签、行李寄存等高频问题答案。

3. 1400W电池+7小时续航:移动部署无束缚

技术参数: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,总容量1400Wh,支持7小时连续运行,支持快充模式(2小时充至80%)。

场景价值:

高峰时段灵活调度:设备可快速移动至检票口、候车大厅等客流密集区;

应急服务保障:断电情况下仍能维持基础导航与紧急通知功能。

4. I5-13400F+32G+512G+RTX5060 8G独显:高性能计算底座

技术参数:搭载13代酷睿处理器、32GB内存、512GB固态硬盘及RTX5060独立显卡,支持4K视频解码与3D渲染。

场景价值:

流畅运行数字人动画:高帧率渲染确保虚拟形象表情、动作自然逼真;

多任务处理能力:同时支持语音交互、数据查询、远程监控等复杂任务。

 
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

三、应用成效:旅客满意度与运营效率双提升

1. 服务覆盖范围扩大300%

通过移动部署,单台设备服务半径从固定终端的50米扩展至200米,高峰时段可替代3名人工客服,减少旅客排队时间。

2. 交互体验升级

语音交互占比达65%:旅客更倾向通过自然语言获取信息,减少学习成本;

数字人好评率92%:拟人化设计(如表情、手势)显著提升服务亲和力。

3. 运维成本降低40%

集中管理平台:远程监控设备状态、电池电量及软件更新,减少现场维护频次;

模块化设计:屏幕、电池、主机可快速更换,故障修复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。

 
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

四、未来展望:从单点创新到生态构建

合肥南站项目验证了移动AI透明屏在交通场景的可行性,下一步计划:

拓展功能:集成5G边缘计算,实现与车站IoT设备的实时联动(如智能闸机、电梯调度);

规模复制:在地铁、机场等场景推广标准化解决方案;

商业变现:通过透明屏广告分成、数据服务等方式探索可持续盈利模式。

 

结语

合肥南站移动AI数字人透明屏项目,以“硬件+算法+场景”的三维创新,重新定义了智慧交通的服务边界。它不仅是技术集成的典范,更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理念——通过更自然、更高效的交互方式,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。未来,随着AI与显示技术的持续进化,此类终端有望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,开启“无感服务”的新时代。

© 2021 深圳市起鸿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粤ICP备20028924号  中文    /    EN